-
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研究的王庸
王庸(1900—1956),中国地理学史家,字以中,生于江苏无锡,病逝于北京。 王庸1927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先后在暨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任教,曾任北平图书馆舆图部主任。1950年后任南京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北京图书馆研究员兼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庸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的研究,所著《中国地理学史》(1938)、《中国地图史纲》(1958)...
-
李玉光感悟自然魅力
2006年10月2日,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胜景:阿莱奇冰川(Aletsch Glacier)。这条冰川位于瑞士南部,从少女峰的南面一直延伸到上罗纳山谷,是欧洲最长、最大的冰川,也是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最近一百多年来,伴随着全球变暖,阿尔卑斯山的冰川逐渐消融,壮观的阿莱奇也没能幸免。据科学家观测,2005至2006年间,这条冰川退缩即达100米。图中...
-
李吉均魂牵梦萦是冰川
李吉均:他曾经顶着刺骨的寒风,足迹遍及祁连山的每个角落;他曾经加入中科院青藏考察队并担任冰川组组长,负责以及横断山的冰川考察研究。即使是现在,他仍然期待着能再次领略阿扎冰川的美丽,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我们这篇短文试图记录冰川学家李吉均在冰川大地上的峥嵘岁月。 1996年,李吉均先生在祁连山进行考察。李先生对祁连山有很深的感情,因为,1958年他刚刚研究生毕业时...
-
朱安湾的拿破仑登陆节
穿上180多年前普罗旺斯民族的服装,重新回到拿破仑时代,演绎当年拿破仑登陆的盛况成为人们重现历史的胜景。 蓝色海岸的3月,不仅是黄绒花盛开的季节,还是狂欢的季节。除了尼斯100多年来延续进行的尼斯大狂欢节、蒙顿存在近70年的柠檬狂欢节、芒德里的黄绒花花车大,还有一个非常年轻的纪念历史事件的节日,那就是拿破仑登陆节。 前来欢迎“拿破仑”登陆的苏格兰人的乐队 1815年2月...
-
易朝路一路朝冰原
2010年11月初,藏北高原的荒野上,狂风呼啸。一支满载着中国一流的冰川学家和科考装备的车队在向北疾驰,目的地是位于那曲双湖以北80多公里的全球中低纬度最大的冰原——普若岗日。本文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易朝路与普若岗日冰原的渊源和故事。 摄影/王睿 “司机师傅,前面还有路吗?” “没有了...
-
日桑仁波切寻找心中的 乌金贝隆
在阿里地区,日桑仁波切和他所在的阿姑家族充满了传奇色彩。如今,家族的神圣使命—寻找“乌金贝隆”—还在世代延续下去。为了追寻这个使命,日桑仁波切这个曾经的“问题少年”也逐渐走向正轨,承担起仁波切应该做的事业……...
-
旅行家高僧玄奘
玄奘(600—664),中国唐代旅行家、高僧,俗姓陈,洛州缑氏人(今河南偃师缑氏镇),隋末在洛阳出家,唐武德元年(618)去往长安(今西安),后历游汉川(今陕西汉中市)、成都、荆州(今湖北江陵)、扬州、相州(今河南安阳市)、赵州(今河北赵县)等地,访师问学,为以后西行求法奠定了基础。 唐贞观元年与贞观三年间,玄奘自长安出发,年底到达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南)。次年,沿天山南麓继续西进...
-
旅行家法显
法显(?—418~423),中国东晋旅行家和高僧,俗姓龚,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法显3岁出家,于东晋隆安三年(399)从长安(今西安市)出发,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焉夷(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达于阗 (今新疆和田),南越葱岭(今帕米尔),取道今印度河流城,经今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境内,再返巴基斯坦境内,后东入恒河流域,到达天竺(今印度)境内,又横穿尼泊尔南部...
-
旅行家杜环
杜环(生卒年不详),中国唐代旅行家,又称杜还,襄阳郡(今湖北襄阳)人。唐天宝十年(751)随高仙芝在中亚江布尔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过了近十年的俘虏生活。后游历了非洲埃及等国家,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留有著作的中国人。 宝应初年(762)他乘商船回国,写下了《经行记》一书,但可惜已失传,只有杜佑在《通典》(801年成书)一书中引用过此书,有1500余字保留至今...
-
旅行家图理琛
图理琛(1667—1740),中国清代旅行家,满族正黄旗人,字瑶圃,姓阿颜觉罗。在清政府中担任过多种官职,康熙五十一年(1712)以内阁侍读出使土尔扈特,康熙五十四年(1715)返回京师(今北京)。 图理琛在出使土尔扈特时,路经蒙古高原、西伯利亚、乌拉尔山等地,记录了沿途所见山川形势、动植物分布、河流水文、村落居民、器用风俗等,于雍正元年(1723)用满、汉文字刊行,名为《异域录》(上、下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