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地理科普

  • 地理科普

    顺化

    到越南不可不到顺化。从17世纪到20世纪50年代,这里先后成为越南旧阮、西山阮和新阮封建王朝的京城,是越南的三朝古都,保存着越南最大的古建筑群。全程陪同我采访的越南朋友范坤丰自豪地对我说:“顺化的历代先哲把这里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传递至今,从这里的建筑群可以折射出顺化乃至整个越南的历史进程。” 顺化古城的午门 香河将顺化分成南北两半,不仅划分了空间,似乎还切割了时间。北为顺化古城...

  • 地理科普

    青海热贡沙画坛城

    一种名叫坛城的佛教“圣物”,令无数信众为之顶礼膜拜,而由彩沙制作的沙画坛城就是其中最奇妙、最精美的一种。不过,沙画坛城带给世人最大的惊奇与疑惑是:它耗费巨大心血精制而成,最后却在顷刻间被制作它的无情摧毁,不啻一场极富哲学宗教意味的“行为艺术”。本文作者有幸亲历了最壮观精美的沙画坛城——青海热贡地区时轮金刚坛城的制作,不仅见证了坛城由生到灭的全过程,也体验到了20多万信众对它的狂热之情……...

  • 地理科普

    青州秘史

    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一路汉化。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山东的青州,本已汉化的佛教造像却产生了“胡化”的反常现象,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些体现西域风格的“曹衣出水”式造像光彩夺目,但那也许只是露出了万丈佛光的冰山一角…… 1996年,山东省青州市一所学校的工地上,惊现二十世纪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掘之一——青州龙兴寺窖藏造像。考古学者认为,这批造像内容、造型等方面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 地理科普

    霉干菜

    霉干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之别,芥菜味鲜,油菜性平,白菜质嫩,而我们常见的雪里蕻,则是芥菜的变种。霉干菜的制作与腌菜不同:将收割来的鲜菜整理清洗好后,先晾晒一两天,然后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堆放,待菜叶呈黄绿色后,开始腌制,铺一层菜洒一层盐,踩踏一次,直到将菜汁踩出为止。等十天半个月菜腌到黄熟后再起缸晾晒、蒸熟、晾晒。霉干菜就这样在反复晾晒下,色泽变得金黄红亮,香气扑鼻。 图为绍兴农家腌菜的情景...

  • 地理科普

    雪山

    神山到底能不能登?这个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作为一个登山爱好者,在作者看来,山都可以登,不管他是不是神山,同时山都应该受到尊重,不管他是不是神山。如何去尊重?作者尝试用他的经历去构建神山和登山者之间的和谐。 穿着传统服装的当地居民在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脚下休息。8586米的干城章嘉峰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尼泊尔和印度的边界线上,也是全世界14座8000米以上的独立高峰中,位置最东的一座...

  • 地理科普

    集瓦当

    收藏家都有自己的梦想。在这里登台亮相的收藏家既非爆发户式的买断性收藏,也非以增值为主要目的投资性收藏。他们源自天性的本色收藏,既与梦想相伴,也与使命相联。虽然他们没有机缘走父子传承的捷径,也没有雄厚的财力去竞购国宝遗珍,然而他们靠着梦想的引领,白手起家,在不同的收藏领域独树一帜。收藏不仅给他们带来快乐和充实,也使他们的梦想可亲可近。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收藏,还是中国某一段历史的见证。 陈根远...

  • 地理科普

    难忘凯斯卡的花园

    文京生:“凯斯卡和她美丽的花园让我不停地按快门。” 刘晶(中):“参观墨累河入海口时,我们还见了两只海豚在船边游泳,可美了。” 71岁的茂蒂·凯斯卡在9月第二个星期日的早上醒来的时候,预感今天要发生一些事情。上午9点她看到了在花园门口徘徊的人。当时我们正在赶赴一个采访的途中,由于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我们只好在采访间隙抽空到村子里走走。凯斯卡的花园就是这样被我们发现的。 我们和凯斯卡聊得很愉快...

  • 地理科普

    隆务河谷六月会

    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到二十七日,青海同仁县隆务河畔的二十多个藏族、土族村庄都会自发举行盛大的“六月会”,它不仅是当地最为重要的祭祀仪式,也有着藏区独有的祭祀方式。这个以愉悦神灵为主的传统节日,是青藏高原为数极少不是由藏传佛教僧人主导的民间祭神活动。那么,它为何能延续数百年,至今仍在焕发着顽强的生命力呢? 每年隆务河谷的六月会,都是在四合吉村最早开场的,这是四合吉村民们在祭“拉卜泽”...

  • 地理科普

    陶瓷

    与韩国,一母同胞之姐妹花,同根同源。无论半岛南北双方的人们世界观有多么不同,生活水平的差距有多大,在餐桌上,她们永远认同一种味道——泡菜独有的酸辣气息。其实不仅仅是饮食,在服装、特产、工艺、艺术等许多方面,相同的血脉都使她们无法截然分开。而她们所共同缔造的同源之花,正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征服世界。 “翡色青瓷”精品不断问世的同时,高丽匠人开始试验一种新技法 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

  • 地理科普

    陈塘沟

    七八百年前,一支党项人的部落流落至陈塘沟,发展成为中国夏尔巴人的主要聚居区。在沟里,你可以看到张弓射箭的老年猎人、挥刀砍柴的中年樵夫、身负重物的少年背夫。本文作者还惊讶地发现:陈塘沟里的夏尔巴人几乎原封不动地沿袭了旧时风俗,其眉宇间还流露着大漠戈壁的暗影。 三面青山合抱,两条碧水汇流拍摄时间:2008年7月拍摄地点:陈塘镇海拔高度:2040米在藏嘎拉山顶眺望陈塘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