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阿里 中国世界级景观密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作为一个自然区的“小阿里”,主要包括札达县的全部、噶尔县和普兰县的绝大部分及日土县的约四分之一。这个小阿里虽然只占“大阿里”面积的约五分之一,但它在景观的多样性和美景的震撼性上却可以说是大阿里的核心。这里的世界级景观密集度之高,即使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小阿里的南端,两座神山隔圣湖相望小阿里的南端是普兰县,这里有一片神山和圣湖很集中的区域...
-
寻找海菜花 清流精灵隐居何方
海菜花,这种美丽娇柔的植物曾广泛盛开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温暖清澈的湖河中,被誉为“水质的试金石”。可近几十年来,伴随着水污染的加剧,这种精灵般的花朵也渐渐隐去了身影。本文作者是一位海菜花的痴迷者,多年来他持续追踪和拍摄海菜花。在寻找碧波仙踪的路上,他看到了更多的故事。 最后的花海桃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靖西市一带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山众多,清水河曲折,宛如另一个版本的漓江山水。“水作青罗带...
-
寻找中国最后的穿山甲
穿山甲是一种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野生动物。长久以来,它们以食物和药物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肉食用、甲片入药。但对于活生生的它们,我们却知之甚少。它们的命运也在这种熟悉和陌生之间,滑向了濒危的边缘。当我们想要全面了解这种动物时,在国内却几乎已经找不到了…… 在没有亲眼看到之前,我几乎无法想象中华穿山甲打洞和吃蚂蚁的速度居然那么快:10分钟左右就可以在土中打出深达一米多的洞穴...
-
对中国14个地域的秋色点评
荒漠边缘有秋色温带荒漠区域荒漠与山地并存,干旱与湿润邻接,也许这是这个区域的最大特点。在荒漠地带,博乐蒿、喀什蒿、小蒿和柽柳科的红砂等在秋季会给粗糙的大地点染秋色。在天山北坡,暖湿气流的作用使伊犁谷地发育着落叶阔叶的野果林。到了秋季,新疆野苹果、杏、核桃、小叶白蜡的叶子会变成或者橙,而天山槭则会变成血红色,海拔高处的雪岭云杉林则还是绿色的,天山北坡的秋色依旧是色彩斑斓的。...
-
密西西比河-美国的老人河
在北美洲,无论流程、流域面积还是水量,最大的河流无疑是密西西比河;放在全球看,密西西比河也是世界十大河流之一,她是世界第四长河,是世界流域面积第三大河,是世界年径流量第八大河。“密西西比”在当地印第安语是“河流之父”、“大河”的意思,它是美国最大的河流,像乳汁一样哺育了两岸的人们,对于美国这样年轻的国家来说,密西西比河已流淌了几百万年,美国人因此称之为“老人河”...
-
太行山峭壁之花 谁会成为下一个网红物种
槭叶铁线莲、独根草、房山紫堇,春天悄然绽放在太行山岩崖之上。它们是在华北地区观花爱好者中人气颇高的“早春三宝”。实际上,太行山的峭壁上还分布有其他一些有颜值、有故事的花,它们尚在深闺,未被人识。 太行菊为菊科太行菊属植物,是我国河北、河南、山西这三省的特有植物,分布在太行山区。它们耐寒耐旱,生长在崖壁裸露岩石的缝隙中。每年9-10月,太行山红色的石英长石砂岩上可见太行菊团团簇簇地绽放,清雅静美...
-
太行山中国曲峡的密集地带
曲流是一种极为秀美壮丽的地质奇观,大多发育在平原地区,但在山地的深邃峡谷中,也会形成宛转的曲流,本文作者、地质学家范晓称这种曲流峡谷为“曲峡”。众多河流在横穿太行山主脉时,形成了许多曲折、幽深、壮美的曲峡景观。那么,河流为什么能下切太行山脉坚硬的基岩,形成百转千回的曲峡?太行山又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曲峡如此密集的地区呢? 太行山是中国曲峡最为发育的山脉雪后初晴,在河南辉县市黄崖根...
-
大运河山东段 一个世纪后的苏醒
2022年4月28日,山东省德州市的四女寺水利枢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闸门缓缓开启,汩汩清流奔向北方。这标志着约一个世纪以来,京杭大运河首次全线通水。山东段是运河在清末被黄河截断之地,是运河的制高点“水脊”,也是近几年来变化明显,意义也尤为关键的一段。本文作者和摄影师行走河畔,在浩浩汤汤的水流中,他们读到了古老运河“世纪苏醒”的更多故事。 京杭大运河,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纵贯大江南北...
-
多彩高原一切由水决定
让一个地方不下雨有多少办法?你可以把它放在腹地远离海洋,可以在它的南部隆起世界最高的高原,还可以让它被群山所环绕作为一个典型的内陆闭合区,阿拉善就是这样一个降水少之又少的地方,它的东部有贺兰山与阴山余脉相交,南部有龙首山、合黎山,西部有马鬃山,东南是青藏高原,北部被蒙古高原阻隔。有人说,阿拉善其实是贺兰山的另一种发音,也有人认为,阿拉善其实是蒙古语或匈奴语中“阿拉格夏”的汉语读音...
-
壶与臼之争
一种出现在山顶与河谷岩石上面的圆形石洞,是怎样形成的?有人说是古冰川的融水冲蚀而成,因此叫“冰臼”,有人说是河水形成的涡流磨蚀而成,应该叫“壶穴”……问题的要害是,是“臼”还是“壶”的争论,其实是气候冷暖之争。 谁打造了岩臼?在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的大青山山顶,分布着如水缸一般的巨大岩臼。一个个岩臼口狭肚阔,内壁圆润。它们究竟怎样形成?众多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岩臼是风化而成...